有机磷药剂在水处理剂中用于缓蚀和阻垢有较多优势,在较低的浓度下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有机磷药剂中最常用为ATMP(氨基三亚甲基膦酸)、HEDP(羟基亚乙基二膦酸)、和PBTCA(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现已成功用于高硬度、高温和高酸碱度的冷却水系统中的防腐和阻垢控制。
有机分子的缓蚀剂,其分子结构对于其缓蚀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采用定量或者半定量的方法对缓蚀剂的缓蚀性能进行测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从原子理论上分别研究并对比了HEDP、ATMP、PBTCA三者的缓蚀机理与性能,为评价有机膦系缓蚀剂的性能和开发新型低磷或无磷缓蚀剂提供理论依据。
我们配制了标准水、ClO2与缓蚀剂的混合液,不断改变PBTCA、HEDP、ATMP浓度,测试缓蚀剂浓度变化对缓蚀效果的影响。缓蚀速率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但当PBTCA、HEDP加药浓度在1510mg/L、ATMP浓度达到3510mg/L之后,缓蚀率达到80%,浓度继续增加,缓蚀速率增加缓慢。通过正交试验,HEDP、ATMP、PBTCA三者的稳锌率效果都比较好。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且在二氧化氯长期存在情况下。HEDP和PBTCA的耐氧化的能力要明显优于ATMP。
我们通过正交实验最终确定了最佳配方,并通过量子化学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了缓蚀性能比较与分子结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磷原子的净电荷、电荷密度、以及分子的最低空轨道能和缓蚀率有着直接的关系。